|
||||||
|
多國限用的司美格魯肽,真是減肥“神藥”?摘要:
↵
近日,“多國限制使用司美格魯肽”話題登上熱搜,據報道,比利時等多國藥品監管部門近期對Ozempic(司美格魯肽的糖尿病版本)用于非2型糖尿病患者的用途實施限制。
從最初用于成人2型糖尿病治療的司美格魯肽以“減肥神藥”之名走入公眾視野,圍繞它的熱捧和爭議就從未停止。“馬斯克推薦”“躺著就能瘦”“一針瘦10斤”……名人效應的加持和社交平臺上的分享, 也讓在國內僅獲批糖尿病適應證的司美格魯肽搖身一變成了“網紅減肥針”。
中新網調查發現,在其“火爆”的背后,也隱藏著不良反應、處方藥超適應證濫用等風險。如何引導健康觀念、斬斷處方藥“代購”灰色利益鏈,是亟需多方共同解決的問題。
降糖藥還是“減肥神藥”?
在各大社交平臺輸入“減肥藥”,映入眼簾的是眾多人對“瘦”和“美”的追求。他們或分享藥品購買攻略,或打卡用藥療效。被提及頻率最多的藥品之一,無疑是司美格魯肽。
司美格魯肽是一款胰高血糖素樣肽-1(GLP-1)受體激動劑。2021年4月,司美格魯肽注射液在中國獲批用于成人2型糖尿病治療,不久后被納入醫保。同年6月,司美格魯肽注射液(商品名:Wegovy)在美國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FDA)獲批減重適應證。
中新網采訪了解到,司美格魯肽在中國尚未獲批減重適應證。今年6月,司美格魯肽注射液新適應證上市申請獲國家藥監局受理,但暫未有獲準消息。不過,已有不少人甘愿冒超適應證使用的風險將其用于減肥。
李倩(化名)就是其中一員。她告訴中新網,她從一位患有糖尿病的同事那里了解到了這款藥,看到同事體重明顯減輕,便也想嘗試。“我比較胖,而且代謝差,也提前了解了一下副作用,但覺得應該沒事。”隨后,她在電商平臺上購買了一支1.5毫升的司美格魯肽注射液,每周一次,重復著旋轉劑量刻度、將針頭扎入腹部注射的用法。
北京大學人民醫院內分泌科主任、北京大學糖尿病中心主任紀立農告訴中新網,經常有因減重需求前來就診的患者,其中不少人BMI(身體質量指數)在正常范圍內。
“有的是托關系,有的是直接來門診要求。但我們還是嚴格掌握適應證來開藥。”紀立農表示,“此前有位就診患者BMI為24.6,想打針瘦回之前那樣,她之前的BMI是16,已經是很不健康的體重了,但現在很多人都是有這樣的追求,這種要求我們都是拒絕的。”
身材焦慮撐起的“混亂”生意
在醫院開具司美格魯肽有嚴格的流程。紀立農介紹,司美格魯肽沒有在中國獲批減重適應證,主要用作降糖藥使用。臨床上超適應證使用司美格魯肽,主要是針對盡管未患糖尿病,但肥胖且合并并發癥,如高血壓、嚴重的關節問題、睡眠呼吸暫停綜合征等患者,還需要得到醫院批準、醫生指導使用和定期隨訪。
此外,需要經過一系列的檢查評估。有消化系統疾病、甲狀腺癌疾病史或家族史、嚴重的視網膜病變患者等,都不建議使用。
但與之相對的,是線上購買的易得性。在各大電商平臺搜索該藥品,銷量最高的一家已達到4萬+。盡管為處方藥,但問診開方十分簡單。
中新網選擇了某電商平臺銷量最高的一家,在咨詢客服并表示自己并無處方后,客服隨即發來了店主微信號,對方詢問“減肥嗎?”“直接來地址,我來安排。”一些店鋪審核則更加簡單,點擊“開方購買”填寫信息后,醫生簡單詢問兩個問題便直接開出了處方,無需提供任何證明。
狂熱的需求也催生了不少代購和藥販,活躍在各大社交平臺的評論和私信里。一名自稱是醫護人員的藥品代購聯系到中新網,稱其在江蘇徐州某醫院工作,可代開司美格魯肽,只收幾十元辛苦費,并發來了醫院照片、藥品照片。另一名代購則告訴中新網,他手中的是丹麥進口的口服司美格魯肽片(Rybelsus)。其朋友圈中的宣傳詞也頗具煽動性:“不用運動,不用忍受沉重的饑餓感。”
更大的風險來自于假藥。不久前,浙江省市場監管局就公布了相關案例。去年11月和今年1月,浙江省諸暨市市場監管局先后查獲劉某、李某等人使用、銷售司美格魯肽醫美減肥針假藥案,上游制假售假窩點涉案金額超億元。
“神話”背后的陰影
“躺著減肥”的光環之下,不良反應也不容忽視。“主要是早期的胃腸道的不適,嚴重時會出現嘔吐、腹瀉,長期的有乏力、食欲差等。也有患者對生活樂趣的感覺減少了,有些患者主動要求停藥,覺得對他生活影響太大了。”紀立農說。
他表示,一般減重藥物的臨床研究主要是在肥胖(BMI≧28)或超重(BMI≧24)且合并高血壓、高血糖、睡眠呼吸暫停綜合征等危險因素的患者中進行。目前,對于BMI<24的人群,沒有臨床研究證據證明對健康是否有利,用藥風險也未知。
注射司美格魯肽一個月后,李倩就停了藥。“打完后覺得沒什么力氣,沒有食欲,不吃東西完全不餓,前幾天迅速瘦了3斤,但接下來體重就不動了,而且這一個月情緒都很低落。停藥恢復正常飲食后,體重又反彈了,現在比不打的時候還重。”
社交平臺上,關于注射司美格魯肽減肥的反饋五花八門。有人出現嘔吐等癥狀,有人停藥后反彈了15斤,也有人稱剛開始減肥效果良好,但后續進入平臺期,咨詢是否要加大劑量。
紀立農提醒,盲目使用司美格魯肽甚至自行增加劑量都是有風險的。“它的副作用是隨著劑量而增加的,而且國內通過臨床試驗驗證的司美格魯肽安全劑量為1.0毫克,超過這個劑量是否安全也并不明確。”
今年以來,多地糖尿病患者在社交媒體上反映司美格魯肽斷貨。紀立農表示,由于產能有限,加上減重使用需求的增加,司美格魯肽在多國都出現緊缺,國內醫院也存在類似現象,尤其是中小醫院。“目前在一些比較大的醫院可能有比較穩定的供應,但我也聽說有些醫院經常斷貨,或者劑型不足,這也造成了使用上非常大的不便。”
“沒有快餐式的減重”
肥胖問題已日趨凸顯。國家衛健委發布的《中國居民營養與慢性病狀況報告(2020)》數據顯示,我國成年居民超重肥胖超過50%。但與此同時,各大社交平臺上,身材焦慮也無處不在。
藥物治療的出現,讓減肥似乎有了“捷徑”。然而,在紀立農看來,減重是沒有躺贏的,僅靠藥物治療也絕非是改善肥胖問題的最佳選擇。
他認為,目前肥胖的危害并未得到社會廣泛認知,更多被視為“美觀”問題而非疾病。但實際上,超重肥胖與糖尿病、高血壓、脂肪肝等很多健康問題密切相關。現在成人中超過半數的人超重肥胖,僅靠藥物治療是不可取的。此外,任何減重藥物,如果不伴隨著在用藥過程中生活習慣的改變,停藥之后體重肯定會回到甚至超過原來的水平。
“體重控制的最重要目的是通過改善肥胖和超重者的體重減少發生糖尿病、高血壓、脂肪肝、睡眠障礙、心血管疾病、甚至是腫瘤的風險,因此體重控制是長期甚至是終身的。沒有快餐式的減重。當前的醫學研究結果提示,體重下降-體重反彈-體重再次下降這種體重的震蕩可能對健康更有害。” 紀立農強調。
他指出,肥胖既與個人生活方式和行為密不可分,也與社會環境因素驅動有關。從社會角度來講,需要改善、建設促進人們健康生活的環境,包括城市建設等,讓人們能夠更加便捷、可持續地開展體育鍛煉。超重肥胖的防控是一項系統性工程,需要政府、社會和個人的共同努力。
|
Copyright ?2015 廣東穗康醫藥有限公司
粵ICP備15022662號(粵)
-技術支持:信息管理部|聯系我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