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妇女又色黄一级毛片_国产一区二区高清视频_日日摸日日碰夜夜爽久久_浴室春潮他含她的乳

設為首頁 加為收藏
首頁 產品中心 新聞中心 政策法規 專項工作 資源中心 員工風采 關于我們
當前位置:首頁> 新聞中心 > 行業資訊

大佬與資本的江湖:醫藥電商二十年風云

發布時間: 2018-9-18 0:00:00瀏覽次數: 1132
摘要:
  醫藥網9月18日訊 不經意間,中國的醫藥電商已經走過了足足20年。
 
  回望來路,令人唏噓感嘆。
 
  1997年,是我國電子商務的元年。中國化工網的上線,成為我國第一家電子商務網站。
 
  1998年,上海第一醫藥開通了自己的網上商店,這是國內第一家“醫藥電商”。
 
  如果把時鐘撥回到那個時刻,你會發現,馬云正經歷第二次創業夢碎,年底時帶著團隊到北京一家小酒館喝酒,大家忍不住抱頭痛哭。那時,他還沒想出“阿里巴巴”這個名字。阿里巴巴出現在中國,還要再等上1年。
 
  1998年的劉強東還是個剛畢業2年的學生,在中關村租了個攤位,販賣刻錄機。京東進入電子商務,還要等到6年后2004年。
 
  相比阿里巴巴、京東后來一飛沖天的成就,醫療電商正應了那句話,“起了個大早,趕了個晚集”。
 
  在這個監管很嚴格的行業,創新猶如戴著鐐銬跳舞。政策興,產業興,政策緊,創新難。
 
  20年間,國家對“醫療電商”的政策經歷多次調整。上海第一醫藥的網上商店就因找不到政策依據而被叫停,早已銷聲匿跡。
 
  2018年8月31日,《中華人民共和國電子商務法》通過,并將在2019年1月1日起施行,為醫療電商帶來重大利好。
 
  如今,醫藥電商規模已超過千億元,正處在新一輪大爆發的前夜。大家摩拳擦掌,融資的融資,上市的上市,一派繁忙景象。
 
  20年來,醫療電商是一片方興未艾的熱土,也是一個大佬與資本的江湖。近來,動脈網(微信號:VCBEAT)有緣采訪了他們中的許多人,重溫這段風云和沉浮。
 
  京華煙云
 
  醫藥電商行業的大佬們大致有兩類出身:互聯網背景或是醫藥背景,不同的背景讓他們為創立或就職的平臺帶來不一樣的基因,前者重運營,后者重線下投入。
 
  比如“醫藥電商第一人”藥房網創始人李洪波,出身于以新特藥見長的京衛連鎖藥店。在2005年切入醫藥電商之后,玩的還是連鎖運營那一套,用“天網+地網+CRM”鋪設輻射全國的藥房網絡,還要自建物流和配送,想法實在超前。十年之后,仁和藥業以6億元收購京衛元華60%股份,李洪波繼續當總經理,把高值藥品直送的DTP模式玩得風生水起。
 
  仁和藥業進軍醫藥電商是仁和集團董事局主席楊文龍的“二次創業”,除了藥房網之外,楊老爺子還布局了叮當醫藥、叮當快藥,前者是花7212萬投資的(已賣出);后者則是時下流行的“網訂店取,網訂店送”的O2O模式,門店、配送隊伍都是自己建,主打“28分鐘免費送到家”,口碑不錯但成本不菲,賽道剩下的玩家已然不多。
 
  楊老爺子在北京有個叫“仁和小館”的自留地,作宴客交流之用,常常是高朋滿座。宴會有兩大特色,第一是絕對不止一桌,除了貴賓之外,仁和集團的員工也常來參加,跟老爺子匯報工作、交流思想;第二是結束很早,老爺子運營叮當快藥比仁和集團還用心,宴會結束之后還得回去看數據、找問題、定方案。京圈兒醫藥電商大佬們常常是仁和小館的座上賓。
 
  天子輦下,御駕座前,京圈兒醫藥電商很多,做的早的有金象網、德開大藥房、111醫藥館、好藥師,稍晚一點有快方送藥、融貫電商等,模式各不相同,B2B、B2C、O2O百發齊放。
 
  當然,在人才方面,京圈兒的醫藥電商也充分進行了交流。軟件行業出身的夏語和康凱操盤了金象網早期的電商業務,夏語后來去了百濟新特藥、搜藥送,現在是德開醫藥CEO;康凱去了1號藥店(1藥網前身),做過天貓醫藥總經理、阿里健康副總裁,現在是康復之家合伙人、CEO。哦,對了,康復之家2014年收購了德開大藥房,Peter(夏語)和Kevin(康凱)又回到了同一個戰壕,想一想,CP畫面感還挺強。
 
  主導康復之家收購德開醫藥的是康復之家董事長柏煜,我的一位女性同行是柏煜的“迷妹”,他的演講必須要聽,他的稿子必須要看,他的動態必須要關注,也曾經利用“職務之便”采訪了好幾次,印象評價基本是滿分。柏煜是1977年生人,獅子座,苦出身,15歲到北京打工,2005年用結婚的份子錢創辦家用器械專賣店康復之家,現在已經發展成為器械、電商、租賃、健康管理全產業鏈集團公司。健康,改變命運。
 
  京圈兒醫藥電商的后起之秀是做B2B服務的融貫電商,官宣2017年度線上交易額已突破500億元。帶領團隊取得如此好成績的是融貫電商創始人、董事長姚曉菲,在被男性主導的商業世界里,她可能是一個“異類”,海歸、職場精英、美女總裁、創業女神是她的標簽。姚曉菲中學時期到國外求學,后進入英國華威大學和倫敦政治經濟學院學習,獲會計和金融學士學位及信息管理碩士學位,也是半路入行。
 
  浪漫上海灘
 
  除了北京,上海、廣東也是電商高地。上海有上藥云健康、國藥在線、1藥網、藥房網商城、云開亞美、健一網,廣東有健客、七樂康、康愛多、康之家,“京滬粵三地爭雄,南派北派大對決。”基本概括了全國醫藥電商全貌。
 
  1藥網在互聯網+醫藥領域是一個非常“神奇”的存在,無論是同類公司,還是普通的消費者,對這家公司的印象都異乎尋常地好。技術、供應鏈、流量、口碑,1藥網均有,9月12日,1藥網登陸美國資本市場,成為國內第一家在美國上市的獨立醫藥電商平臺。
 
  兩個聯合創始人的背景給1藥網加分不少,于剛和劉峻嶺操盤過國內第一家在線超市1號店,進入醫藥電商行業算是“降維打擊”。
 
  當然,對于醫藥電商而言,兩位也是外行入門。于剛祖籍山東,出生在山西,性格爽直,重感情。1982年武漢大學畢業,赴美讀書,在康奈爾大學拿到了理論物理學碩士,去沃頓商學院讀博,在得克薩斯大學奧斯汀分校擔任教授。15年學術生涯中,于剛博士筆耕不輟,寫過80多篇學術論文、4本書,擁有3項專利,算是不折不扣的科學工作者。
 
  在創辦1號店之前,于剛博士早已“功成名就”,他曾于1995年在美國創建了科萊科技公司,該公司開發的航空管理系統被美國眾多大型航空公司所采用,并于2002年被埃森哲(Accenture)收購。2008年夏天,1號店上線,開網上超市先河。1藥網也是于剛博士“二次創業”,至赴美上市,算是階段性勝利。
 
  趕得早不如趕得巧,同在上海的藥房網商城2007年就上線了網上藥店平臺,彼時網上藥店從業者寥寥,行業真正的爆發要等到五年之后。藥房網商城為中小藥店提供了平臺、技術、流量等資源,并堅持開放戰略,讓更多的藥店參與進來。目前藥房網商城已經連接全國600個市縣,超過1000家藥店,搭建了國內最大的中小藥店線上平臺。藥房網堅持“不融資、不推廣、不自營”,能做到這個份位,不容易。
 
  2018年4月,動脈網在上海做行業沙龍,藥房網商城創始人鐘毅、360健康CEO陳華、云開亞美副總經理黃慧都在,大家聊了聊圈內事兒,思維碰撞不少。
 
  陳華在互聯網醫藥圈兒已經摸爬滾打17年了,早年在39健康網,2010年加入了1號藥店(1藥網前身)并任CEO,2015年來到了360健康。360健康是奇虎360旗下醫藥門戶網站,做醫藥電商平臺,也做互聯網醫療和跨境醫療,點進首頁一看,跟39健康網異曲同工,也是內容為先。但陳華更推崇的是為藥店、電商“賦能”,用SaaS服務讓更多藥店都能享受電商紅利,功力、心力都花費不少。
 
  云開亞美副總經理黃慧是電商圈少見的女性掌舵人,有“電商第一美女”之稱。團隊原來是海正藥業下面做器官移植藥品代理工作的,傳統基因很濃,其不以流量和價格戰取勝,而是選擇了垂直服務型電商的發展之路,重服務、線上CSO是其特色。
 
  上海醫藥電商圈還有一位大佬,國藥在線總經理王樂天。王總是互聯網行業背景,早年做過電信增值業務、流媒體、音樂和數字版權工作,2013年入行,在九州通旗下的好藥師擔任CTO,2015年加入國藥在線。國藥在線是國藥集團400余家零售與分銷公司的線上對外合作門戶,馬云的云鋒、郭廣昌的復星,都投了國藥在線。在管理架構上,其隸屬于國藥控股,與國藥一致、國藥股份及各省分銷公司平行,應該是個“廳級”單位。
 
  會師珠三角
 
  同樣從互聯網行業進入醫藥電商行業的還有健客CEO謝方敏,他曾在藝龍網負責銷售工作,是最早加盟百度的員工之一,歷任百度華南區銷售經理、高級經理、銷售總監等職。
 
  9月4日,健客宣布獲得1.3億美元B輪融資,本輪投資由高特佳領投,HBM等基金共同投資,A輪投資方凱欣資本繼續跟投。健客同時稱,預計在明年赴美上市。
 
  電商行業很苦,同在廣州,康愛多創始人王燕雄就比絕大部分電商人更早“上岸”。他是潮汕人,學中藥出身,做過藥監的基層公務員,潮汕人愛做生意、會做生意,遂下海經商。康愛多抓住了天貓醫藥館的流量紅利,很早就博得了“套套王子”的美譽,奪得過行業第一。2014年,上市公司太安堂以3.5億元收購康愛多,王燕雄功成身退,募了一支產業基金,化身創業導師。
 
  阿康健康董事長王李玨也曾在康愛多任職,阿康健康想通過供應鏈集成服務賦能行業,“讓天下沒有難找的藥”,慢病、院外、基層、互聯網+醫藥是主攻方向。阿康健康最近動作頗多,與各方合作,還獲得了廣發信德領投的數千萬元融資,發展形勢喜人。
 
  原來在康愛多共事過的張移兵也到了阿康健康,張移兵是醫藥電商行業老兵,其早年在九州通工作過5年,負責過線上的B2B業務,任網站運營經理。2011年加入康愛多,2014年離開,曾任康愛多總經理助理兼市場總監,此后加入先聲再康任總經理,2015年出任好藥師COO。兜兜轉轉,又回到了廣州,難舍那一口粵味。
 
  不同行業背景的醫藥電商操盤者看待事物往往有不同思考方式,互聯網行業出身的操盤者喜歡用“痛點思維”,行業的痛點是什么,怎么用互聯網的方式去解決——信息不對稱、資源分配不均衡、缺乏評價機制等。
 
  醫藥行業出身的操盤者更在乎“投入產出比”,互聯網只是一種技術,網站、APP、在線醫療只是一種工具,最后要解決的還是供應鏈問題、門店獲客和留存的問題,以及最后一公里的問題。
 
  所以跨界思維難得,跨界人才更難得。總結起來,“互聯網+醫藥”說起來容易,“醫藥+互聯網”做起來難。
 
  外國的月亮不總是圓
 
  做電商,美國的eBay、亞馬遜是鼻祖,國內才有了阿里巴巴、京東等。做醫藥電商,美國的數據也常被拿來印證。
 
  從規模上說,美國是全球最大的藥品市場,Statista的數據顯示,美國2016年藥物支出為4500億美元。同年全球藥物支出是1.1萬億美元,也就是說,美國人“吃掉”了全球40%的藥物,是當之無愧的“藥罐子”。
 
  美國執行嚴格的“醫藥分開”制度,加上完善的處方管理,藥品流通終端結構與我國有很大的不同。按銷售規模統計,美國藥品市場院內外渠道規模占比大約為3:7,主要的院外渠道包括零售連鎖藥店、單體藥店、PBM郵購、商超藥房等。
 
  獨立的醫藥電商在美國并不發達,據eMarketer和Statista數據綜合看,2017年美國醫藥電商規模為200億美元左右,約占整個醫藥零售市場的4.5%。而國內B2C電商的規模在300-500億元之間,頂格算,占比超過13.5%。
 
  美國發達的是郵購和“線上線下結合”模式,郵購一般是藥品福利管理機構(大型的如CVS Caremark和ESI)通過郵寄的方式為管理的會員提供藥品,CVS藥房服務收入(含郵購)2017年是1306億美元,遠高于零售業務的794億美元;沃爾格林、CVS同時是“線上線下模式”結合的鼻祖,其通過網站、APP等方式打通線上線下,為會員提供藥品,如沃爾格林旗下的walgreens.com和drugstore.com就是美國最知名的醫藥電商。
 
  當然,“藥+醫”模式也是美國醫藥零售行業的特色之一,沃爾格林有400多家“藥診店”,CVS則有1100多家“分鐘診所”,通過在藥店配置專業人員為會員提供基礎的醫療服務,方便、快捷、收費便宜,深得會員和支付方青睞。
 
  美國模式當然為國內的醫藥零售、電商們提供了經驗和價值,比如完善的藥事服務能力、全渠道打通、與保險結合等。對于處方外流背景下的國內連鎖藥店和電商而言,尚有處方來源、藥品供應保障能力、藥事服務能力、醫保打通等問題待解,美國模式具有一定的借鑒意義。
 
  健客CEO謝方敏也表示,中美國情不同,對于產業的預判,不能一概而論。美國是“一元結構”,地區差異、城鄉差異不大,中國是“二元結構”,地區差異、城鄉差異很大,造成優質醫療資源分配不均。在“互聯網+”背景之下,可以利用互聯網+醫療、互聯網+醫藥來解決醫療資源不均衡的問題,這也是政策導向,發展前景很好。
 
  資本兇猛
 
  資本參與醫藥零售和醫藥電商是重要表現,近年,廣發信德、高瓴資本等專業投資機構,廣藥白云山、天士力集團、步長制藥等工業企業在參與醫藥零售行業的投資并購,加上上市系醫藥零售企業加碼對小型連鎖藥店的兼并,醫藥零售行業的“圈地運動”開展地轟轟烈烈。而互聯網+醫藥企業如阿里健康的加入則給行業帶來了更多制衡的力量。
 
  當然,阿里健康本身也是資本催熱的,2014年1月,阿里聯手云鋒基金,斥資1.7億美元入主港股中信21,彼時其是0.5港元左右,市值剛剛20億港元。截至9月13日,阿里健康的股價是7.36港元,市值達到859億港元。4年50倍增長,投資回報率驚人。
 
  事實上,阿里、京東等大平臺的切入成為了醫藥電商格局的重要影響因素。以阿里為例,阿里健康是阿里在醫療領域的“旗艦平臺”,財報數據顯示,阿里健康運營及代理的天貓醫藥平臺GMV超過500億元,是最大的醫藥電商綜合性入口。換句話說,做醫藥電商,基本繞不開阿里平臺。
 
  偌大的醫藥電商市場,資本玩家不少,大一點的是云鋒、復星、IDG、經緯、軟銀、北極光,小一點的基金及個人投資者也有。醫藥電商既有互聯網屬性,又有零售屬性,線下投入很重要,是個“重”模式。這就是說這不是一個贏家通吃的市場,隨著規模的擴張,成本也會相應增加,有“邊界” 。所以很難押賽道,只好一家家做調研。但是也說不定來個“華興資本”,撮合大家玩消消樂。
 
  部分醫藥電商融資情況
 
  數據來源:動脈網
 
  專業化是另外一大特征,參與處方外流、新特藥房、DTP藥房,不一而足。以處方外流看,目前有百洋易復診、微信、阿里健康、九州通、鑰世圈等公司在布局此類業務,西安、成都、重慶、天津等地政策也比較支持,但是全國性的、大面積的醫院處方院外流轉還未成型。上藥、國藥、華潤等傳統巨頭則在做DTP藥房,市場規模超過300億元。
 
  醫藥電商從來不是一個獨立的產業,與醫療服務、醫藥零售,甚至是醫保、商保等關系頗深,在過去的二十年中,政策時有變動,資本間或參與,產業在曲折中前行。所幸的是,戰略清晰、團隊優秀、堅持方向的頭部企業已經出現,撐起了產業發展的“基本面”。
 
  年年后浪推前浪,江草江花處處鮮。
 
  【參考資料】
 
  《醫藥電商》,王浩著
 
  中國電商往事,伐柴商心事
 
  一文看懂醫藥電商,動脈網
 
  醫藥電商競爭力報告,動脈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