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北京計劃在6000家便利店賣藥 實際銷售情況不樂觀摘要:
醫藥網6月18日訊 官方大力推廣,意在方便群眾;理想很豐滿,現實很骨感。
“藥品屬特殊商品,非質量問題,概不退換。”
一張印著上述字樣的黃色A4紙,一臺專屬的收銀機。在北京繁華的東大橋地鐵站附近,這家京客隆京捷生鮮便利店并不起眼,但這個細節卻隱約透露出它的與眾不同。
2018年12月,京客隆京捷生鮮工體東路店獲得了北京市為連鎖便利店發出的第一張藥品經營許可證。
此后半年,北京市食品藥品監督管理部門陸續為便利店發出了25張類似的藥品經營許可證。
據八點健聞統計,截至6月12日,北京市仍在有效期內的藥品經營店共有5727家,26家連鎖便利店與藥店等傳統藥品經營機構數量相比,只是九牛一毛。
高調開張,低調銷售
近日,八點健聞記者再次走訪這家店。與半年前相比,一進門就看到醫療器械貨架上有些地方已經空了,一些產品已經缺貨。而占據了收銀臺后方一整面墻的藥品貨架也已經出現了一部分空檔。相比于酒水飲料、零食水果等普通食品,藥品銷售可謂慘淡經營。
京捷生鮮工體東路店一位負責人曾對媒體表示:“畢竟是剛開始在便利店賣藥,市民需要有一個認知、熟悉和接受的過程。”
資料顯示,開業初期,店方共備貨62種藥品、35種醫療器械,其中包括了四季感冒片、板藍根顆粒、維C泡騰片,還有創可貼、霧化器、體溫計、血壓計以及一些保健品等。
營業第一周,藥品日均銷量在5盒左右;營業第一個月,藥品及醫療器械的日均銷售額在50元左右,銷售量不樂觀。
一位京客隆的工作人員告訴八點健聞,店里的三排貨架如果賣普通產品,產生的經濟效益遠比藥品高。
“如果消費者需要購買一些屬于乙類非處方藥物,而面前恰好有一家正在營業的藥店和一家正在營業的便利店,他肯定會選擇到藥店買藥,因為這里不但有價格的比較還有執業藥師的用藥指導。”國藥控股股份有限公司高級行業研究員干榮富說。
在干榮富看來,便利店目前乙類非處方藥品銷售業績不佳是正常現象。首先,藥店的價格相對來說更低,再加上有些藥店屬于醫保定點藥房,患者購藥可以報銷,對消費者更有吸引力,最重要的是購買非處方藥,藥店在患者心中公信度相對高一些。
原浙江省醫藥行業協會會長郭泰鴻也直言:“便利店主要還是做好便民商品買賣,以便利為首要目標。從便民出發,出售乙類非處方藥,會受到歡迎。但是,無論從銷售規模、銷售品種,還是從進銷差價看,便利店賣藥都難以賺到錢。”
在距離京捷生鮮200米不到的一家藥店里,一位男士告訴八點健聞,“沒試過到便利店買藥,相比于便利,更看重藥品的安全。”
此前,在便利店大力推廣售藥之初,有人曾為傳統藥店和醫藥電商受沖擊而擔心。一些業內人士曾表示,便利店的客流量更大,營銷手段也更強,在利好政策的不斷扶持下,加上大規模開展試點,或許便利店真的會給傳統藥店帶來沖擊。
實際上,對藥店來說,這個所謂利好政策產生的沖擊忽略不計。
干榮富表示,便利店要提高藥品銷售量,在保證藥品質量的前提下,要把零售價格降下來,還要與就近社區合作,進行健康宣傳,讓周圍消費者了解便利店也可以買到放心品牌藥。更重要的是讓附近的居民(需要者)知曉在晚上一些藥店關門后有些藥物在便利店仍然可以買到,這個是政府讓便利店可以出售乙類非處方藥的最大惠民之處。
此前,京客隆集團相關負責人也曾表示,店里的藥品由本市資質好、藥品全、送貨快的市級批發企業提供,集團內部也有藥品質量、庫存、補貨等動態監管流程。未來,將在前期實踐基礎上,結合經營效果、成本等進行綜合考量,如果社會反響不錯,可能還會進一步在更多便利店推廣。
官方大力推廣,意在方便群眾
便利店賣藥的發展動力源于北京市相關文件的發布。
2018年10月,北京市商務委聯合市發改委、財政局、城管委、工商局等六部門印發《關于進一步促進便利店發展的若干措施》。文件規定,連鎖便利店可按有關標準申請零售經營乙類非處方藥,申請二類醫療器械經營備案的可由企業總部統一配備質量管理人員。
盡管北京推出的這項政策初衷是鼓勵連鎖便利店的發展,但在干榮富看來,此舉是政府的一項惠民舉措。他認為,便利店一般都是24小時營業,在藥店關門之后消費者可以在便利店買到一些常用的感冒藥等,是對現有線下藥店和醫藥電商的補充,為老百姓買藥提供了方便。此外,便利店經營的都是乙類非處方藥,安全是有保障的。
八點健聞了解到,此前國內一些其他省份也已經允許便利店賣藥。2015年底,福建省政府出臺《推進內貿流通現代化建設法治化營商環境實施方案》,提出“允許具有24小時服務能力、門店較多的連鎖便利店現場經營熟食和設置便民藥柜,擴大便民消費。”2017年9月,沈陽市法制辦也公布了《沈陽市開辦藥品零售企業驗收實施細則》,指出“以連鎖或特許方式經營非藥品的企業可以申請經營乙類非處方藥專柜”。
便利店的自我救贖
增加銷售品類看起來是一場來自便利店的集體自救。
一方面,2018年鄰家便利店的關閉令行業內人人自危。另一方面,利潤率低也讓便利店急于尋找新的增長點。
根據前瞻產業研究院的報告顯示,2017年,中國有24%的便利店企業處于虧損狀態,另有54%的便利店凈利率在0%-4%之間。以京客隆為例,2018年報顯示,凈利潤為1.06億元,凈利率僅為1%。
在此情況下,當便利店可賣藥品的政策利好襲來時,便利店似乎看到了利潤增長點的曙光。
八點健聞發現,在近半年北京食品藥品監管部門審批的藥品經營企業中,屈臣氏赫然在列。屈臣氏是中國最大的保健及美容產品零售連鎖店。一直以來,香港和臺灣地區的屈臣氏,都為藥品安排了相當大的陳列面。但由于種種原因,屈臣氏此前并未在大陸市場獲得藥品經營許可。
不過,即便如此,藥品在屈臣氏的銷售成績也有目共睹。公開資料顯示,部分屈臣氏線下門店中藥品所占結構份額已經從早年的10%,提升至 20%-25%。
6000家便利店賣藥的目標難以實現
26家并不是北京放開便利店售藥的最終目標。有消息稱,北京市的總體規劃是全市覆蓋6000家便利店。
不過,這6000家便利店的目標并不容易實現。首先,北京試點的便利店,基本要求為經營面積不低于20平方米,同時要符合相關標準:要設連鎖總部,統一配送藥品;連鎖總部要設一名執業藥師,同時每一個門店要配備經過培訓、具有一定藥學知識的服務人員;所有藥品都要求從具備資質的供貨商購進。
由于便利店賣藥需要申請藥品經營許可證,條件比較嚴苛,許多便利店目前還達不到許可條件。此前,北京711、全家、便利蜂、好鄰居等便利店都曾表示正處于觀望階段,并未向有關部門提出售藥的申請。
值得注意的是,政府對于試點的要求中提到了設置執業藥師。
藥品是一種特殊商品,消費者購買藥物的時候,需要專業的執業藥師指導用藥,以保證顧客的用藥安全。
然而,目前我國仍處于執業藥師緊缺狀態。根據執業藥師資格認證中心官網數據顯示,截至2018年底,全國通過執業藥師資格考試的總人數累計達到103萬人,但全國執業藥師注冊人數只有46萬余人。其中,注冊于零售藥店的執業藥師41萬余人,占注冊總數的89.4%。
然而,目前我國零售藥店的數量已經超過45萬家。注冊于零售藥店的執業藥師尚無法滿足需求,更何況便利店的需求。
因此,如何找到合適的執業藥師也是擺在便利店面前的一道坎。
|
Copyright ?2015 廣東穗康醫藥有限公司
粵ICP備15022662號(粵)
-技術支持:信息管理部|聯系我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