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中藥行業重大變革中的三大尷尬處境摘要:
醫藥網12月25日訊 隨著新修訂藥品管理法實施,2020版藥典即將出臺,中藥行業面臨著重大變革,同時也面臨著三大尷尬處境。
▍第一尷尬
屬性不同,質量輸在起跑線上
中藥材在產地源頭,屬于農副產品,只有到了專業市場或生產企業才為中藥材。很多中藥材或中藥飲片之所以不合格,是因為輸在了“農副產品”這一起跑線上。
產地藥農大劑量噴施農藥、化肥、植物生長調節劑,會給中藥材造成農殘或重金屬超標現象。而脫離道地產區南轅北轍的胡亂異地種植,則是導致中藥材性狀變異和成分含量不夠的罪魁禍首。
此外,為了追趕市場行情,一些藥農對中藥材提前采挖、收割的搶青行為,更是讓中藥材質量毀于一旦的直接原因。
在產地與市場之間,中藥材有著屬性不同的弊端現狀,這是業內眾所周知的一大問題,并且截至目前,這一被認為是行業發展的障礙仍然沒有得到有效解決。
農副產品不在藥監部門管轄之下,農民只管在產地隨意種植,而藥監部門在市場對中藥的質量則是嚴格監管,而由此造成企業如同風箱里的老鼠夾在中間進退失據,承受著種植端和使用端的雙重壓力。
一個產業鏈同時出現了兩個極端,而有了問題卻都把板子打在中間環節的生產單位身上,這讓中藥企業難上加難。
沒有源頭合格的原料,哪來企業合格的產品?中藥材雙重屬性一日不得解除,中藥飲片不合格現象都難以杜絕。
▍第二尷尬
用途不同,標準難定
隨著藥典相應檢項的不斷增加與完善,以及管理部門對行業市場的監管趨嚴,中藥材專業市場的現實狀況亦遭遇尷尬。
按照相關部門的檢查要求,只要是在專業市場上擺賣、流通的中藥材,首先它的質量就必須要符合藥典標準才行。在監管層面,如果相應成分含量抽檢不達標,同樣可視為不合格“劣藥”。
但是,中藥材專業市場所具備的只是一個聚散功能,藥材多來源于產地,且沒有多少貨是真正經過檢測的,相應品種質量是否合格,存在很大不確定性。此外,雖然同樣是在一個市場流通,但是很多藥材的取材、用料流向也不盡相同。
譬如,用于獸藥使用的藥材,如果也按照中藥飲片、中成藥的標準執行,是有一定難度的。市場上還有許多藥材看著品相殘缺或質次,這些藥材的用料方向是家畜家禽飼料配方、或農牧漁業餌料投食使用,
此外,用于食品香精、色素、甜味劑等方向的中藥材、或用于工業膠類提取、粘合劑、熏香類方面使用的相應品種,由于它們的取材流向各不相同,著重點也根本不在藥典標準規定的成分含量上。
針對以上情況,如此在市場“例行抽查”又該如何對待呢?如果監管部門都去按照藥典標準規定采取“一刀切”的辦法,顯然與行業市場現狀不符。這也是當前監管部門與行業經營者都比較頭痛的問題。
▍第三尷尬
行業條例與行業發展,脫節嚴重
近年來,國家多次頒布支持中醫藥行業發展的政策文件,如《中藥材保護和發展規劃(2015—2020年)》《中藥材產業扶貧行動計劃(2017—2020年)》《中藥材生產質量管理規范(征求意見稿)》等。
但《野生藥材資源保護管理條例》自1987年12月1日實施以來,轉眼30多年過去,卻遲遲沒有予以更新,這對于當前日新月異高速發展的中醫藥行業而言,已經十分滯后。
在《野生藥材資源保護管理條例》中,42種一、二、三級被保護的動植物藥材,其中很多品種隨著時間的推移,近十幾年來已經被廣泛家種家養。
例如一級保護名錄中梅花鹿茸這個藥材,近年來因梅花鹿家養推廣成功,梅花鹿茸在行業市場也已比比皆是,非常普遍。
二級動植物保護名錄中,如甘草、黃連、人參、杜仲、厚樸、黃柏等藥材,隨著相應產地大面積種植,亦很難再稱“名貴”二字。
三級動植物保護名錄中,如黃芩、天冬、豬苓、龍膽、遠志、肉蓯蓉、秦艽、細辛、五味子、蔓荊子、山茱萸、石斛、連翹、羌活等藥材,由于個別品種近年種植量偏多,甚至已經出現貨多濫市狀況,一些藥材雖然屬于87版《野生藥材資源保護管理條例》中的管理藥材,但時過境遷,于當前行業現狀而言,其實這些藥材已經屬于貨多濫市的品種,再按老條例執法已經缺乏實際意義。
由于87版的《野生藥材資源保護管理條例》與當前行業實際現狀脫節太大,給相關管理部門和行業市場帶來許多尷尬狀況。
隨著時間的推移,經過30多年的日月輪回洗禮,其實中藥行業已經出現了更多新的動向和問題值得我們關注并解決。
有些非保護品種的野生藥材例如粉防己、石菖蒲等,因市場用量巨大,在供不應求的情況下,產地藥農毫無節制的濫采濫伐中導致資源日漸稀少,甚至有的野生品種當前已經開始步入資源枯竭狀態。
一些原來的保護野生品種同樣很尷尬。譬如防風,在近十多年來已經被成功廣泛種植。但由于家種防風未具有野生品防風所獨具的“蚯蚓頭、環狀紋、灰褐色”等外觀性狀特點,雖然相應要求的成分含量十足,卻又不被藥典所接受。但這些不被藥典標準認可的家種防風,卻也能在市場上或明或暗地流通。
中藥行業,正面臨著一種“需要放開的品種遲遲未放開,亟待保護的品種卻仍然得不到保護”的尷尬現象。
|
Copyright ?2015 廣東穗康醫藥有限公司
粵ICP備15022662號(粵)
-技術支持:信息管理部|聯系我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