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新冠肺炎疫情之下 醫藥代表新機會來了摘要:
阿里巴巴借助非典疫情,培養了消費者的使用習慣,實現快速增長;而新冠肺炎,或成為互聯網醫療的加速器,實現行業的發展新拐點,作為醫藥代表,有資源有能力,可以瞅準其中的風口,找到轉型機會。
多地發布政策,互聯網醫療納入醫保支付
2月26日,武漢市醫保局發布消息,將微醫互聯網總醫院納入醫保支付,使其成為武漢首個納入醫保支付的平臺型互聯網醫院。
從26日起,武漢市的醫保重癥(慢病)患者登陸“互聯網醫院門戶”微信公眾號,即可享受線上復診,線上開放、醫保在線結算以及藥品配送的一站式服務。此外,重癥慢病患者不出門即可獲得必需的治療藥物,同時醫保基金能夠實現結算,個人只需支付自付部分。
2月23日,在上海市疫情防控工作領導小組新聞發布會上,上海醫保局表示,為全面服務疫情防控和統籌做好日常醫療保障,包括支持“互聯網+”醫療服務實行納入醫保支付。
2月21日,杭州開通了社區衛生服務的互聯網診療醫保在線結算,為在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簽約的參保人員提供在簽約的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復診及相關圖文、電話咨詢服務的醫保結算。
2月10日,浙江省醫保局在國內率先開通互聯網診療醫保在線結算。各地具有互聯網診療條件和積極性的醫院,向醫保部門提出申請,并在保證支付安全前提下,對網上慢病復診相關費用給與支付。
某種程度上,制約互聯網醫療發展的最大問題是醫保統籌,如果互聯網醫療不納入醫保,僅靠民眾自費,難以支撐起互聯網醫院的發展,而疫情就是一個契機,培育用戶使用習慣的同時,也將互聯網醫療的服務手段納入醫保支付,其或會迎來新一輪增長。
據新華社統計,疫情期間共有10余家互聯網醫療平臺推出在線問診專頁,200多家公立醫院開展新冠肺炎免費互聯網診療或線上咨詢,服務近千萬人次。
在線問診量激增,藥企要提前布局
多家互聯網問診平臺的用戶訪問數量在快速增長。有研究機構表示,疫情防控期間,醫院端的線上門診量以及互聯網平臺的咨詢量呈現爆發式增長。此次疫情中,用戶對于線上服務的接受度,醫院線上化進程、政策對于互聯網醫療行業的支持程度,均呈現突破性進展。
有數據顯示,疫情之下,互聯網診斷已經達到了門診總量的10%。
對此,藥賦能科技CEO、第九屆中國醫藥互聯網大會主席邵清告訴賽柏藍:確實,疫情起到了一個推波助瀾的作用,尤其是14年-17年間,互聯網醫療的業務持續被資本看好,很多企業做了充足的準備,比如好大夫、微醫、平安好醫生這類企業,他們有非常好的服務能力,在消費者人群中有一定的口碑和基礎,也更容易抓住疫情中出現的機會。某種程度上,這次疫情的出現,會大大提升互聯網醫療服務的滲透率。
多個平臺在線問診數量激增的同時,在大潮退去之后,如何保持用戶的高活躍度、留存度成為擺在各企業面前的問題。邵清表示:不需要保持所謂的高活躍,只要有留存度即可。因為藥品和醫療不是高頻的產品,只需要保持在未來消費者需要的時候,應需而用就可以了。隨著疫情的發展,互聯網醫療跟新冠肺炎的關聯度已經不大了,就目前情況來看,其已經逐漸延伸到其他疾病的問診,需求會慢慢釋放出來。
對廠家來說,自己的藥在哪賣都一樣,如果沒有提前布局這個事,線上的業務可能會丟掉,因此越早參與越好,接著或會帶來銷售團隊的變化——分出一部分人來做線上渠道的維護。
醫藥代表,新轉型機會來了
需要注意的是,雖然提前布局線上渠道,對藥企來說是實實在在的利好,但互聯網醫療也有一些局限性,這無形中限制了醫藥代表的品種選擇。
有專業人士向賽柏藍表示,互聯網醫療始終沒能解決現代化的“望聞問切”問題,也就是當面診療和現代儀器的檢驗,比如患者在家,沒法做CT,沒法拍片子,沒法抽血、驗血。
此外,對大多數省市的政策而言,醫保線上支付僅覆蓋了慢病復診環節,對于遠程會診、常見病初診、藥品配送等環節,尚未進行覆蓋。因此,在互聯網這一醫療場景中,盈利強,患者復購率高,嚴重依賴藥品的慢病患者是主要消費對象,據了解,中國慢性病患者高達三四億,僅僅慢病醫藥市場就是千億級的市場。
不少藥企加速布局互聯網醫療,比如復星醫藥、康恩貝、片仔癀等,他們借助從線下到線上,包括互聯網和移動互聯網,拓展自身業務。
阿里巴巴借助非典疫情,培養了消費者的使用習慣,實現快速增長;而新冠肺炎,或是互聯網醫療的加速器,實現行業的發展新拐點,作為醫藥代表,有資源有能力,可以瞅準其中的風口,找到轉型機會。
|
Copyright ?2015 廣東穗康醫藥有限公司
粵ICP備15022662號(粵)
-技術支持:信息管理部|聯系我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