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中藥可治但不預防 近4萬新冠肺炎患者被治愈摘要:
醫藥網3月3日訊 調查顯示,新冠肺炎病人出院后仍存在乏力等癥狀,一些重癥病人的肺功能并未完全恢復,甚至有些會留下肺纖維化......
疫情傳播被基本遏制之后,減少重癥人數,提高重癥救治效果,提升治愈率成為防控疫情的“硬骨頭”。數據顯示,截至2月28日24時,全國累計治愈出院總數已經達到3.9萬余人。這些患者是如何被治愈的?治愈率提升后,患者的康復現狀如何?是否會出現后遺癥?中醫藥在其中承擔著怎樣的角色?2月29日,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新聞發布會對這些問題進行了解讀。
重癥患者救治“四大步”
重癥病人死亡率極高,救治重癥患者是降低病死率、提高治愈率的關鍵。北京大學第一醫院感染疾病科主任王貴強介紹,目前主要從兩方面對保障重癥患者的救治工作:
一是制定相關診療方案并及時更新,以指導規范臨床實踐;
二是組織不同層次專家組通過遠程、現場等多種方式指導救治,保障救治能力和水平。
就具體的措施來說,
一是早診早治。新冠肺炎是進展性疾病,早期干預、治療可以有效控制疾病發展,防止其進展為重癥;對重癥進行早期干預,包括早期的抗病毒、氧療等,有利于防止病人進展為重癥。
二是綜合救治。新型冠狀病毒襲擊肺部,非常容易造成病人缺氧,從而使多臟器受累,尤其是有基礎病的老年人,這些臟器功能本身就不太健全,在缺氧的情況下會使基礎病迅速惡化帶來死亡。因此要實施綜合救治:一方面要進行積極的氧療,保證有效的氧氣供應,同時也要預防各種并發癥,以保護重要臟器。
三是設立病情預警指標,盡早干預。臨床已經探索出一系列早期預警指標,包括持續高熱、淋巴細胞逐漸減少、乳酸水平或白細胞介素-6、C反應蛋白等炎癥指標快速增長及影像學快速進展等,一旦出現這些指標,便及時進行干預,就能更及時的處理可能的問題,防止病情持續惡化。
四是使用新技術、新療法。隨著研究的推進,新技術、新療法不斷出現,恢復期血漿療法、血液凈化治療等都被納入了診療方案中,其應用有望進一步降低病死率。此外,根據病理解剖結果的研究,發現血栓、突發的心梗及嚴重合并感染可能是病情惡化的重要因素,據此也提出了一系列治療方法,比如使用低分子酐素來避免或降低血栓的形成、及時使用抗真菌藥物等,以期進一步降低病死率。
中藥救治效果好 但不具預防作用
經驗顯示,關口前移、中西醫結合、分類施治是提升臨床療效的有效手段,許多人都很關注中醫在救治過程中的作用和角色。據北京地壇醫院中西醫結合科主任醫師王融冰介紹,目前中西醫結合覆蓋率高,中藥參與治療效果顯著。輕癥病人的主要癥狀是發熱、咳嗽、咽疼、乏力、納差等,使用中藥能迅速改善發熱、咳嗽癥狀,防止病情惡化。中藥對重癥患者的血氧飽和度也有一定改善,能阻斷病情進展為為重癥。
在第六版診療方案中,第二次推薦了“清肺排毒湯”這個方劑。1月27日發現該方效果不錯之后,推薦到河北、山西、黑龍江、陜西四省使用,發現對214例患者臨床救治總有效率達90%以上。2月6日,清肺排毒湯開始向全國推廣,至27日已在10個省66個定點醫療機構使用,參與觀察的病人是1183例,目前已有640例出院,457例癥狀改善,療效較好。
此外,針對患者虛弱、乏力、腹瀉等癥狀,診療方案中還推薦了中成藥藿香正氣水、正氣散、正氣丸等;針對身體微發熱,則推薦了一些具有清熱作用的中成藥。值得注意的是,這些藥物針對的都是有癥狀的人,并不是為了預防。因此,不主張沒有癥狀的人使用中成藥預防。
出院患者的康復治療至關重要
對出院患者的調查顯示,這些病人出院后仍存在乏力等癥狀,一些重癥病人的肺功能還未完全恢復,甚至有些會留下肺纖維化。由此,加大對出院患者的康復治療至關重要。
據中日友好醫院康復科主任謝欲曉介紹,目前很多地方在原有呼吸康復工作的基礎上開展了對治愈后患者的呼吸康復探索。一般來說,出院后的康復治療需在出院前對患者的相關癥狀、心肺活動耐力、體能和日常生活活動進行評估。重癥和危重癥患者可前往指定康復醫療機構接受康復治療;輕癥、普遍型患者大多沒有肺功能后遺問題,可在社區或家中進行醫療觀察的同時,循序漸進地進行一些增進身心健康的運動鍛煉。
中醫藥在患者恢復期的康復治療中也發揮了重要作用。王融冰在發布會上指出,《新冠肺炎患者恢復期中醫康復指導建議》已經出臺,專家們提出了各種康復方法,包括藥物建議、生活指導、情志調節、體能恢復等,提出了呼吸經絡訓練、傳統功法練習等,以幫助他們盡早康復,減少出現后遺癥的可能。
特別是推拿、拔罐、刮痧、耳穴壓豆等非藥物治療,均有利于患者的康復,但需在中醫師的指導下進行。越早開展中醫康復治療,對病人的愈后越有幫助。目前,上海、武漢、北京、廣州等地都出臺了中醫康復工作的管理方法。
|
Copyright ?2015 廣東穗康醫藥有限公司
粵ICP備15022662號(粵)
-技術支持:信息管理部|聯系我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