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國務院:所有省份需儲備重癥醫學科基本設備摘要:
醫藥網7月31日訊 根據國家衛健委消息,7月28日,國務院新聞辦公室舉行國務院政策例行吹風會,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社會司司長歐曉理表示,要綜合考慮人口、區域等因素,支持每個省份改造升級1-3所重大疫情救治基地,承擔危重患者救治和重要醫療設備儲備任務。
同時要完善應急醫療物資保障,引導醫療機構做好醫用口罩、防護服、防護眼罩等儲備,提升有效抵御第一波需求沖擊的能力。
歐曉理還強調,要強化發熱門診的接診能力,所有二級以上綜合醫院要重點落實“三區兩通道”要求,合理布局診室、留觀室、候診區,擴大等候間距,配齊篩查所需的設施設備。
要強化可轉換傳染病區的收治能力,結合縣城城鎮化補短板,按照不同規模城市人口,明確可轉換集中收治床位數量要求,分級分層配置疫情防控救治資源。
強化可轉換ICU的救治能力,明確各級醫院的ICU中都要設置一定數量負壓病房和負壓手術室,或者預留出負壓改造的條件,按不同規模和功能配置呼吸機、心肺復蘇、體外膜肺氧合等醫療設備。
據了解,今年5月21日,國家衛健委公布《公共衛生防控救治能力建設方案》,要求加強重癥監護病區(ICU)建設,配置床旁監護系統、呼吸機、體外膜肺氧合(ECMO)等相關設備。
原國家衛生部曾印發《重癥醫學科建設與管理指南(試行)》顯示,重癥醫學科需配備呼吸機、輸液泵、微量注射泵、心電圖機、除顫儀等醫療器械(文末附具體名單)。
全國公共衛生建設投資翻倍
歐曉理還表示,與疫情初期爆發式需求相比,發熱門診的收治、傳染病救治的床位、重要的醫療設備以及醫療物資等等,在短期內都出現了一定的短缺。
據介紹,今年中央預算內投資用于公共衛生相關項目建設的投資總量是去年的兩倍,縮減了其他的一些專項,集中支持公共衛生領域的建設。
下一步,將繼續積極會同有關部門,引導地方統籌用好抗疫特別國債、地方政府專項債券等資金渠道,高質量完成公共衛生項目建設,確保重大疫情防控救治能力不留白、不缺位。
據了解,7月6日,國家發展改革委下達2020年衛生領域中央預算內投資,共安排456.6億元,支持全國31個省(自治區、直轄市)和新疆生產建設兵團加強公共衛生防控救治能力建設。
在項目安排上,國家發改委明確,要重點向疫情嚴重地區、急需緊缺領域傾斜,全面提升縣域醫療衛生服務能力,加強區域醫療中心建設。同時,將升級改造重大疫情救治基地,提高危重患者救治水平,儲備一定數量的救治設施設備,應急時服從國家統一調配。
近日國務院發布《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2020年下半年重點工作任務》,要求健全公共衛生應急物資保障體系,增加防疫救治醫療設施和移動實驗室。加強藥品和醫療防護物資儲備,提升核酸檢測能力,推進醫療機構發熱門診改造等。
此外,《公共衛生防控救治能力建設方案》還公布了重大疫情救治基地應急救治物資參考儲備清單。
附件:重癥醫學科基本設備
一、 每床配備完善的功能設備帶或功能架,提供電、氧氣、壓縮空氣和負壓吸引等功能支持。每張監護病床裝配電源插座12個以上,氧氣接口2個以上,壓縮空氣接口2個和負壓吸引接口2個以上。醫療用電和生活照明用電線路分開。每個床位的電源應該是獨立的反饋電路供應。重癥醫學科應有備用的不間斷電力系統(UPS)和漏電保護裝置;每個電路插座都應在主面板上有獨立的電路短路器。
二、應配備適合的病床,配備防褥瘡床墊。
三、每床配備床旁監護系統,進行心電、血壓、脈搏血氧飽和度、有創壓力監測等基本生命體征監護。為便于安全轉運患者,每個重癥加強治療單元至少配備1臺便攜式監護儀。
四、 三級綜合醫院的重癥醫學科原則上應該每床配備1臺呼吸機,二級綜合醫院的重癥醫學科可根據實際需要配備適當數量的呼吸機。每床配備簡易呼吸器(復蘇呼吸氣囊)。為便于安全轉運患者,每個重癥加強治療單元至少應有1臺便攜式呼吸機。
五、每床均應配備輸液泵和微量注射泵,其中微量注射泵原則上每床4臺以上。另配備一定數量的腸內營養輸注泵。
六、其他必配設備:心電圖機、血氣分析儀、除顫儀、心肺復蘇搶救裝備車(車上備有喉鏡、氣管導管、各種管道接頭、急救藥品以及其他搶救用具等)、纖維支氣管鏡、升降溫設備等。三級醫院必須配置血液凈化裝置、血流動力學與氧代謝監測設備。
|
Copyright ?2015 廣東穗康醫藥有限公司
粵ICP備15022662號(粵)
-技術支持:信息管理部|聯系我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