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長處方重磅新規!不排除生物制劑,不得以控費、藥占比為由影響長處方開具!摘要:
醫藥網8月13日訊 8月12日,國家衛健委醫政醫管局發布了《關于印發長期處方管理規范(試行)的通知》(以下簡稱《規范》)。《規范》明確了長期處方的適用對象、開具長期處方的醫療機構等實施主體以及開具的主要流程等,根據患者診療需要,長期處方的處方量一般在4周內;根據慢性病特點,病情穩定的患者適當延長,最長不超過12周。
值得注意的是,《規范》特別要求基層醫療衛生機構要與上級醫院做好銜接,通過信息化手段等方式建立患者處方信息共享和流轉機制;不具備審方條件的,應當由醫聯體內上級醫院的藥師通過互聯網遠程進行處方審核或提供用藥指導服務。
《規范》為長處方的發展指明具體方向的同時,也為互聯網醫療遠程問診、醫療信息化的發展提供了機遇。
不排除生物制劑,互聯網復診也可開具
醫療機構開具長期處方,仍鼓勵優先選擇國家基本藥物、國家組織集中采購和使用藥品以及國家醫保目錄藥品。醫療機構應當按照衛生健康行政部門制定的長期處方適用疾病病種及長期處方用藥范圍,為符合條件的患者提供長期處方服務。
對比今年4月發布的《長期處方管理規范(試行征求意見稿)》(下稱《意見稿》),《規范》有以下值得關注的變化:
明確規定醫療用毒性藥品、放射性藥品、易制毒藥品、麻醉藥品、第一類和第二類精神藥品、抗微生物藥物(治療結核等慢性細菌真菌感染性疾病的藥物除外),以及對儲存條件有特殊要求的藥品不得用于長期處方。生物制劑在《意見稿》中被歸于不得用于長處方的8類藥中,而《規范》已將其刪除,且將精神藥品改為第一類和第二類精神藥品,這意味著用藥范圍放寬了。
此外,《規范》明確,地方衛生健康行政部門和醫療機構不得以費用控制、藥占比、績效考核等為由影響長期處方的開具。同時強調,地方衛生健康行政部門應當加強長期處方的審核、點評、合理用藥考核等工作,長期處方產生的藥品費用不納入門診次均費用、門診藥品次均費用考核,其他考核工作也應當視情況將長期處方進行單獨管理。
同時鼓勵由基層醫療衛生機構開具長期處方,基層醫療衛生機構不具備相應條件的,可以通過遠程會診、互聯網復診、醫院會診等途徑在醫聯體內具備條件的上級醫療機構指導下開具。其中,“互聯網復診”為新增內容。
在原有藥品領取方式的規定上,新增“鼓勵通過配送物流延伸等方式,解決患者取藥困難問題”。鼓勵有條件的地區通過開設微信公眾號、患者客戶端等互聯網交互方式或途徑,方便患者查詢長期處方信息、藥品用法用量、注意事項等。其中,“互聯網交互方式或途徑”為新增內容。
《規范》還在附則部分新增條款:“互聯網醫院提供長期處方服務,應當結合其依托的實體醫療機構具備的條件,符合醫療機構藥事管理、互聯網診療管理相關規定和本規范,加強醫療質量和安全監管。”
總的來看,《意見稿》共有6章35條,《規范》共有7章43條。值得注意的是,《規范》第六章“長期處方醫保支付”為整體新增部分,共包括3條內容,分別明確各地醫保部門在支付環節不對單張長期處方的數量、金額等作出限制,各地在制定區域總額預算管理時應充分考慮長期處方因素,要求各地醫保部門提高經辦服務能力等。
互聯網+醫+藥按下“加速鍵”
上述新增內容,為長處方的發展指明了具體方向,同時也將有助于加快推動慢病管理、互聯網醫院、醫療科技開發的大健康生態發展。
在2020年疫情催化下,在線問診量大增、健康碼“通”全國,“互聯網+醫+藥”快速發展的同時,也展現了新的發展趨勢。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國家醫療保障局連續下發多個文件,更是為互聯網+醫+藥按下了“加速鍵”。在中國互聯網協會最新發布的統計中,中國的網民數量已經突破9.89億人,互聯網醫療大健康市場總規模在2021年將達到2831億元,同比增長45%。
盡管互聯網醫療行業發展迅速,但是目前除醫療信息化和醫藥電商有良好的盈利模式外,其他領域盈利模式仍有待探索,即使是頭部企業也依然處在虧損的困境中。2020年,平安好醫生實現凈虧損9.48億元,跌幅同比擴大27%;京東健康2020年凈虧損高達172.34億元,2019年產生虧損10億元;微醫2018-2020年的凈虧損分別為40.52億元、19.37億元和19.14億元,三年虧損總計將近80億元。
雖說互聯網醫療也面臨著發展困境與轉型,但政策的鼓勵釋放出很多利好。今年6月,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于推動公立醫院高質量發展的意見》,明確探索公立醫院處方信息與藥品零售消費信息互聯互通,備受業界關注的《藥品網絡銷售監督管理辦法》也將出臺。
日前,國家醫保局發布《關于優化醫保領域便民的意見》強調推進互聯網+醫療服務,實現處方藥流轉、在線支付結算,送藥上門一體化服務,推動互聯網醫療的發展。此次國家醫保局正式提出打通處方、支付、送藥的“網訂店送”醫保支付一體化鏈條,讓O2O醫保支付真正得到了頂層支付政策支持,未來有望快速在全國范圍推進。
在業內人士看來,作為醫藥市場“第四終端”的重要組成部分,O2O正在成為醫藥新零售的大勢所趨。隨著三醫聯動推進智慧醫療升級,電子處方流轉開閘,加上5G時代醫保在線支付的逐步放開,互聯網引發的消費形態升級,將為藥品零售線上線下布局深度重構賦能。
長期處方管理規范
(試行)
第一章 總則
第一條 為規范長期處方管理,推進分級診療,促進合理用藥,保障醫療質量和醫療安全,根據《執業醫師法》《藥品管理法》《醫療機構管理條例》《麻醉藥品和精神藥品管理條例》《處方管理辦法》《醫療機構藥事管理規定》等相關規定,制定本規范。
第二條 本規范所稱長期處方是指具備條件的醫師按照規定,對符合條件的慢性病患者開具的處方用量適當增加的處方。
第三條 長期處方適用于臨床診斷明確、用藥方案穩定、依從性良好、病情控制平穩、需長期藥物治療的慢性病患者。
第四條 治療慢性病的一般常用藥品可用于長期處方。
第五條 醫療用毒性藥品、放射性藥品、易制毒藥品、麻醉藥品、第一類和第二類精神藥品、抗微生物藥物(治療結核等慢性細菌真菌感染性疾病的藥物除外),以及對儲存條件有特殊要求的藥品不得用于長期處方。
第六條 地方衛生健康行政部門應當根據實際情況,制定長期處方適用疾病病種及長期處方用藥范圍。
第七條 本規范適用于全國各級各類醫療機構的長期處方管理工作。
鼓勵由基層醫療衛生機構開具長期處方,不適宜在基層治療的慢性病長期處方應當由二級以上醫療機構開具。
第八條 國家衛生健康委負責全國長期處方的監督管理工作。
縣級以上地方衛生健康行政部門負責本行政區域內長期處方的監督管理工作。
第二章 組織管理
第九條 醫療機構應當履行本機構長期處方管理的主體責任,建立健全本機構長期處方管理工作制度,保障醫療質量和醫療安全,滿足患者用藥需求。
第十條 開具長期處方的醫療機構,應當配備具有評估患者病情能力的醫師、能夠審核調劑長期處方的藥師(含其他藥學技術人員,下同)以及相應的設備設施等條件。
基層醫療衛生機構不具備相應條件的,可以通過遠程會診、互聯網復診、醫院會診等途徑在醫聯體內具備條件的上級醫療機構指導下開具。
第十一條 根據患者診療需要,長期處方的處方量一般在4周內;根據慢性病特點,病情穩定的患者適當延長,最長不超過12周。
超過4周的長期處方,醫師應當嚴格評估,強化患者教育,并在病歷中記錄,患者通過簽字等方式確認。
第十二條 醫療機構應當按照衛生健康行政部門制定的長期處方適用疾病病種及長期處方用藥范圍,為符合條件的患者提供長期處方服務。
第十三條 醫療機構可以在普通內科、老年醫學、全科醫學等科室,為患有多種疾病的老年患者提供“一站式”長期處方服務,解決老年患者多科室就醫取藥問題。
第十四條 醫療機構開具長期處方,鼓勵優先選擇國家基本藥物、國家組織集中采購中選藥品以及國家醫保目錄藥品。
第十五條 基層醫療衛生機構應當加強長期處方用藥的配備,確保患者長期用藥可及、穩定。
第十六條 地方衛生健康行政部門和醫療機構不得以費用控制、藥占比、績效考核等為由影響長期處方的開具。
地方衛生健康行政部門應當加強長期處方的審核、點評、合理用藥考核等工作,長期處方產生的藥品費用不納入門診次均費用、門診藥品次均費用考核,其他考核工作也應當視情況將長期處方進行單獨管理。
第三章 長期處方開具與終止
第十七條 對提出長期處方申請的患者,醫師必須親自診查并對其是否符合長期處方條件作出判斷。
醫師在診療活動中,可以向符合條件的患者主動提出長期處方建議。
第十八條 醫師應當向患者說明使用長期處方的注意事項,并由其自愿選擇是否使用;對不符合條件的患者,應當向患者說明原因。
第十九條 首次開具長期處方前,醫師應當對患者的既往史、現病史、用藥方案、依從性、病情控制情況等進行全面評估,在確定當前用藥方案安全、有效、穩定的情況下,方可為患者開具長期處方。首次開具長期處方,應當在患者病歷中詳細記錄有關信息。
第二十條 原則上,首次長期處方應當由二級以上醫療機構具有與疾病相關專業的中級以上專業技術職務任職資格的醫師開具,或由基層醫療衛生機構具有中級以上專業技術職務任職資格的醫師開具。再次開具長期處方時,應當由二級以上醫療機構疾病相關專業醫師,或基層醫療衛生機構醫師開具。鼓勵患者通過基層醫療衛生機構簽約家庭醫生開具長期處方。
邊遠地區或條件不具備的地區可適當放寬要求,具體要求由省級衛生健康行政部門根據實際情況另行規定。
第二十一條 醫師應當根據患者病歷信息中的首次開具的長期處方信息和健康檔案,對患者進行評估。經評估認為患者病情穩定并達到長期用藥管理目標的,可以再次開具長期處方,并在患者病歷中記錄;不符合條件的,終止使用長期處方。停用后再次使用長期處方的,應當按照首次開具長期處方進行管理。
第二十二條 出現以下情況,需要重新評估患者病情,判斷是否終止長期處方:
(一)患者長期用藥管理未達預期目標;
(二)罹患其他疾病需其他藥物治療;
(三)患者因任何原因住院治療;
(四)其他需要終止長期處方的情況。
第二十三條 開具長期處方的基層醫療衛生機構與上級醫院要做好銜接,通過信息化手段等方式建立患者處方信息共享和流轉機制。
第二十四條 長期處方樣式、內容應當符合《處方管理辦法》中普通處方管理的要求。
第四章 長期處方調劑
第二十五條 醫師開具長期處方后,患者可以自主選擇在醫療機構或者社會零售藥店進行調劑取藥。
第二十六條 藥師對長期處方進行審核,并對患者進行用藥指導和用藥教育,發放用藥教育材料。基層醫療衛生機構不具備條件的,應當由醫聯體內上級醫院的藥師通過互聯網遠程進行處方審核或提供用藥指導服務。
第二十七條 藥師在審核長期處方、提供咨詢服務、調劑藥品工作時,如發現藥物治療相關問題或患者存在用藥安全隱患,需要進行長期處方調整、藥物重整等干預時,應當立即與醫師溝通進行處理。
第二十八條 長期處方藥品原則上由患者本人領取。特殊情況下,因行動不便等原因,可由熟悉患者基本情況的人員,持本人及患者有效身份證件代為領取,并配合做好相應取藥登記記錄。鼓勵通過配送物流延伸等方式,解決患者取藥困難問題。
第五章 長期處方用藥管理
第二十九條 醫療機構應當對長期處方定期開展合理性評價工作,持續提高長期處方合理用藥水平。
第三十條 基層醫療衛生機構應當將本機構開具的長期處方信息納入患者健康檔案,詳細記錄患者診療和用藥記錄。家庭醫生團隊應當對患者進行定期隨訪管理,對患者病情變化、用藥依從性和藥物不良反應等進行評估,必要時及時調整或終止長期處方,并在患者健康檔案及病歷中注明。
第三十一條 醫療機構應當建立安全用藥監測與報告制度。發生藥品嚴重不良事件后,應當積極救治患者,立即向醫務和藥學部門報告,做好觀察與記錄。按照有關規定向有關部門報告藥品不良反應等信息。
第三十二條 醫療機構應當加強對使用長期處方患者的用藥教育,增加其合理用藥知識,提高自我用藥管理能力和用藥依從性,并告知患者在用藥過程中出現任何不適,應當及時就診。
第三十三條 醫療機構應當指導使用長期處方患者對藥物治療效果指標進行自我監測并作好記錄。鼓勵使用醫療器械類穿戴設備,提高藥物治療效果指標監測的信息化水平。在保障數據和隱私安全的前提下,可以探索通過接入互聯網的遠程監測設備開展監測。
第三十四條 醫療機構應當指導使用長期處方患者,按照要求保存藥品,確保藥品質量。
第三十五條 醫療機構應當將長期處方患者的診療,納入醫療管理統籌安排,嚴格落實有關疾病診療規范要求,加強質量控制和管理,保障醫療質量和醫療安全。
第三十六條 鼓勵有條件的地區通過開設微信公眾號、患者客戶端等互聯網交互方式或途徑,方便患者查詢長期處方信息、藥品用法用量、注意事項等。探索開展長期處方患者的用藥提醒、隨訪、用藥咨詢等服務。
第六章 長期處方醫保支付
第三十七條 各地醫保部門支付長期處方開具的符合規定的藥品費用,不對單張處方的數量、金額等作限制,參保人按規定享受待遇。
第三十八條 各地在制定區域總額預算管理時,應當充分考慮長期處方因素。
第三十九條 各地醫保部門應當提高經辦服務能力,方便各醫療機構、零售藥店刷卡結算,為參保人提供長期處方醫保報銷咨詢服務。加強智能監控、智能審核,確保藥品合理使用。
第七章 附則
第四十條 地方衛生健康行政部門應當會同醫療保障部門制定轄區內長期處方管理實施細則后實施。
第四十一條 互聯網醫院提供長期處方服務,應當結合其依托的實體醫療機構具備的條件,符合醫療機構藥事管理、互聯網診療管理相關規定和本規范,加強醫療質量和安全監管。
第四十二條 基層醫療衛生機構,是指鄉鎮衛生院、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站)、村衛生室、醫務室、門診部和診所等。
第四十三條 本規范自印發之日起施行。
|
Copyright ?2015 廣東穗康醫藥有限公司
粵ICP備15022662號(粵)
-技術支持:信息管理部|聯系我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