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退市新規落地!*ST海醫拉響警報!下一個會是誰?摘要:
2021年年報披露收官之后,目前滬深兩市已有超過40家公司觸及強制退市,創出A股歷史新高。
日前,A股上市公司*ST海醫(600896)發布公告,稱公司收到《上海證券交易所關于擬終止覽海醫療產業投資股份有限公司股票上市的事先告知書》,曾經的高端醫療服務“明星企業”,或將告別資本市場,引發市場關注;同時,退市新規引發的資本市場壓力,正在考驗著醫藥企業長期的經營動力。
資本風險遠超預期
*ST海醫退市成前車之鑒
陷入退市風波的覽海醫療(*ST海醫,600896),其實控人、董事長密春雷是上海灘神秘資本大佬,其橫跨保險、醫療、銀行、地產等領域的“覽海系”商業版圖,使得*ST海醫的退市成為了輿論熱議的焦點話題。
密春雷家族發跡的起點是上海崇明島的基建項目,以此賺取了第一桶金,而隨著房地產、金融等領域的成功布局,密春雷也品嘗到了資本運作帶來的“紅利”。
2015年,密春雷拿到了壽險牌照,由房地產商轉身成為了資本大佬,成立上海人壽。自此之后的五年,“覽海系”頻頻出手,在保險、銀行、房地產領域頻頻押注。
“地產+金融”的印鈔機快速運轉,也讓密春雷開始思考進一步擴張產業版圖。“醫改十年”公立醫院改革和醫藥產業轉型升級,不僅讓醫藥市場迎來了“黃金十年”,也讓醫療板塊逐漸成為“覽海系”資產的重中之重。
2015年,在全球航運業遭遇至暗時刻,密春雷拿到了中海海盛的原控股股東中國海運有意出售的控股權。彼時,公司累計投資了約30億元,拿下中海海盛42.82%的股權。
接手中海海盛之后,密春雷將其更名為覽海醫療,并剝離全部航運資產,開始搭建醫療健康戰略平臺,布局高端康復醫院、高端醫療診所、線上醫院等業務,向醫療健康領域轉型。
現實終究是殘酷的,醫藥領域的道路同樣不好走,尤其是覽海醫療重點布局的高端醫療服務板塊,重資產的巨大投入,想要在短期實現盈利更是困難重重。2015-2017年,覽海醫療的凈利潤分別為7502萬元、-4.32億元、-6.94億元。在連虧兩年后,2018年被實施退市風險警示。
為了摘掉“退市風險警示”的帽子,2018年,覽海醫療只能斷臂求生,通過拋售持有的東華軟件股票1.47億股,以及期末公司持有的東華軟件股票1003萬股的公允價值變動,才使得2018年業績扭虧為盈,保住上市地位。
然而,短期的飲鴆止渴終究無法根本扭轉公司業績下行趨勢。
在一系列資本運作后,覽海醫療經營業績仍持續惡化,頻頻陷入虧損境地,并再度拉響退市警報。
2019-2021年,覽海醫療實現扣非后歸屬凈利潤分別約為-1.91億元、-1.66億元、-3.19億元。與此同時,覽海醫療的股價也一路崩跌,自2016年密春雷入主以來,覽海醫療股價的累計跌幅接近90%。2021年度,除覽海康復醫院于2021年年底開業,公司僅有2家綜合門診部投入運營,收入規模較低。
時至今日,“覽海系”不得不面對四面楚歌的危局,資本炒作下的*ST海醫如今已退無可退。
退市“達摩克利斯之劍”
財務指標敲響警鐘
退市制度是資本市場重要基礎性制度,深化退市制度改革是加強資本市場基礎制度建設的重要環節。隨著新《證券法》的實施,“全面實行股票發行注冊制,建立常態化退市機制”才能形成有進有出的健康市場。
事實上,退市新規對財務類指標進行了完善,取消了原來的單一凈利潤指標或營業收入指標,改為“扣非前/后凈利潤為負+扣除與主營業務無關的業務收入和不具備商業實質的收入后的營業收入低于人民幣1億元,且連續2年的終止上市”。同時,對因財務類指標被實施退市風險警示的公司,下一年度財務類指標進行交叉適用。
截至目前,觸及強制退市的上市公司已經超過40家,其中超過九成是屬于觸及財務類退市的情形,*ST海醫就是因為年度財務會計報告“被出具保留意見的審計報告”,觸發上交所《股票上市規則》第9.3.11條規定的終止上市條件。
退市新舊規對比
行業人士分析指出,退市新規精簡了退市流程,將退市時間從原來的4年縮短至2年,而2020年年報是退市新規首個適用年度,若是2021年年報再觸及退市標準,將直接被終止上市,因此今明兩年可能是退市大年。
此外,根據證券法要求和交易所相關規定,上市公司需在4月30日之前按要求披露審計年報,若未及時披露將有可能被標注退市風險警示。
年報跳票企業的“含藥量”高得驚人:
太安堂、吉藥控股,未來股份,紫鑫藥業,ST輔仁,延安必康6家企業均為醫藥企業或包含醫藥業務,其中吉藥控股,紫鑫藥業,ST輔仁等企業均為化藥或中藥保健企業,太安堂為連鎖藥店,延安必康主業則包括醫藥中間體研發和醫藥貿易。
業內專家進一步表示,作為上市公司,持續創造利潤,構建長期的可持續發展能力至關重要;若上市企業在“凈利潤”和“營業收入”兩個方面無法構建足夠的“護城河”,即使企業公開聲稱按照現行財務類退市指標,公司短期/目前不存在被實施ST風險警示的情形,但長期的財務和管理風險始終將是懸在頭上的“達摩克利斯之劍”。
據東方財富中心的數據顯示,在A股申萬醫藥生物分類下2021年年報凈利潤為負的企業中,即使企業營業收入目前仍有具備扭虧為盈的可能,但面對醫藥行業政策改革和市場變化,未來仍需要密切關注長期的管理和經營風險。
投資看重的是未來,行業洗牌不斷加劇,優勝劣汰的市場新生態也在逐步構建。
|
Copyright ?2015 廣東穗康醫藥有限公司
粵ICP備15022662號(粵)
-技術支持:信息管理部|聯系我們
|